项目管理
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、技能、工具和方法,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,实现或超出设定需求和期望的过程。
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执行者和领导者,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实施。
项目管理过程
项目管理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和五大过程。
三大阶段:定目标、抓过程、拿结果
五大过程:启动、规划、执行、监控、收尾
定目标:启动、规划
背景:想项目所有参与者讲解项目背景
目标:明确项目目标,满足 SMART 原则,可衡量,可量化,有挑战性
分工:任务拆解成不同模块,遵循“专业度 + 配合度”原则,为每个模块设立一个接口人
里程碑:制定项目里程碑
抓过程:执行、监控
协作沟通机制、风险管理以及干系人管理,保证项目按时保质上线
秉持两个基本原则:信息透明、敢于沟通
拿结果:收尾
项目上线后要及时进行复盘总结,一方面对比成果与目标的差距,一方面经验复盘供以后参考。
干系人管理
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人员都是干系人。
识别干系人
首先,要识别项目中的每一个干系人;
然后,按照四象限法则分析并管理干系人的期望。
权利、利益越高的人,越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
- 第一象限——权利高、利益高——重点管理
- 第二象限——权利高、利益低——令其满意
- 第四象限——权利低、利益高——随时告知项目进展
- 第三象限——权利低、利益低——监督管理
管理目标和动作
项目周期 | 管理目标 | 关键动作 |
---|---|---|
启动阶段 | 1、识别项目关系人 2、分组、归类;找出关键干系人 3、分析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、期望和诉求 | 组织一次有效 KO |
规划阶段 | 规划干系人管理策略、管理计划和责任人 | 建立沟通机制 |
执行阶段 | 动态、实时监控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 | |
监控阶段 | 按照规划好的干系人管理策略,不间断的管理 | |
收尾阶段 | 与干系人确认最终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 |
项目 KO
KO 的目的:让项目干系人了解项目背景、明确项目目标、清楚项目范围、理解干系人之间的边界、熟知项目 Deadline 及风险、明确各方沟通机制。
KO 就是战前总动员,强调项目重要性、定军心;统一目标,增强团队荣誉感,明确排兵布阵。KO 会通常离不开干系人的现场支持,尤其是大项目、上层给予信心的同时,也无形中给与了项目团队成员压力,让压力得以在项目团队内共享共担。
组织 KO 的步骤:
- PM 或一号位准备 KO 资料,包括:汇报材料、会议议程(Rundown)、拟参会人员名单等;
- 确定 KO 时间、地点、参会人员,发出会议邀请函(包括会议议程、会议目标);
- 会场布置,可以准备些水果,可以进行视频直播;
- 进行项目汇报介绍,内容包括:项目背景、项目目标、项目方案、里程碑计划、排兵布阵,也可以增加项目沟通机制、初步项目风险识别清单、项目职责矩阵、下阶段项目工作任务布置等;
- 关键干系人发言,鼓舞项目团队士气,激励项目团队成员充分充分项目工作;
- 项目提问和风险收集环节:与会人员对项目的疑难点进行提问,PM 或一号位进行澄清与答疑,现场不能解答的,可以记录下来,会后确认。
需要注意的是:项目 KO,主要目的是信息同步,而不是讨论。建议控制在 1 个小时以内,因此一些需要与会各方认可或承诺的事宜,需要在启动会前沟通清楚,否则会严重影响 KO 效果。一个好的 KO 是项目成功的一半。
沟通机制
沟通机制包括:双周通报会、项目周会、站立会等。
风险管理
风险无处不在,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可能
识别风险
任何威胁到“按时”、“保质”的问题都可以被视为风险:
- 进度风险:任何可能威胁到项目里程碑节点的问题
- 质量风险:产品逻辑错误、开发质量、测试用例覆盖不完整,场景考虑不周全等
应对风险
应对风险的四种方式:规避、转移、减轻、接受
- 规避:更换计划、设计等
- 转移:讲风险转移给第三方(通常是付费的)
- 减轻: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
- 接受:消极接受和积极接受;积极接受,做好应急方案
一切应对方式的目的是保证项目上线,PM 必须清楚所有威胁到项目上线的风险因素,并加以评估。项目中会有站会、周报等各种沟通的渠道和手段,当可能的风险出现时,必须要及时传递出去,将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。